欢迎进入我的空间2019

做你所应做的事情,能有什么结果则在其次。——赫伯特

也许是新的开始

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在GitHub把自己的博客“续上”,与自己第一篇博文的时间已经间隔了13年,这个时间跨度已经长到“博客”本身都已经被淘汰掉了。现在是碎片化的时代,工作生活里要发的牢骚其实三言两语的就能讲清楚,微博140字绰绰有余。一天能发个好几条。

所以为什么这个时候要继续写博客呢?可能还是自己不太想丢掉之前的这些太过真实的“青春记忆”。要是之前的博文丢了也就丢了,也就不想了。好死不死的百度云里一直给你留着一套,除了没有评论,文章的时间、内容都还挺完整。虽然含金量低了一点,回过头看大部分也就是微博水一条的质量。不过贵在真实,毕竟是咱从MSN Space开始一直写过来的,还是有点感情。趁着折腾Hexo的点儿,就打算整个搬运过来。

好像只有自己希望不要改变

这么些年过后说自己完全没变那肯定不现实,不过周围朋友里确实很少见到自己这种,有强烈的意愿想保持住“初心”的人。

好像大家都对这个东西没什么感觉,觉得什么年龄就适合做什么样的事。告别学校之后纷纷结婚生子,某同学都有了二娃。之前那些“游戏党”们只剩下自己。

不过我这个样子爹妈倒是挺放心的,知道我如果不上班就肯定在家呆着,出门鬼混什么的不存在的。

秃是秃了,变没变强没准儿

逐渐中年后身体、精力都大不如从前,回过头去看第一篇博文里写的“从不在12点之前睡觉、从不在12点之前起床”,仿佛听到了来自过去的嘲讽:“在?通个宵?”

三年前因为受够了地铁上下班,买了一辆通勤的自行车,刚买来骑的特别带劲儿,一周五天,一天一个来回,一个来回22公里。几个月之后就发觉膝盖不适感越来越严重,开始以为是骑车累着了,休息了一个月之后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。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滑膜炎,医生交代说这个毛病很难彻底恢复,以后不要剧烈活动、久站久坐。从那之后自行车就吃灰到现在,膝盖虽然不适感已经大大减轻,但是永远也恢复不到最初了。

互联网公司工作压力比较大,长期高负荷的工作对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威胁。在Keep工作期间,一次晚上加班回家,在公交上突然感到胸闷气短,以为自己要抽过去了,赶紧开大车窗玻璃,解开胸口的纽扣,还好之后慢慢恢复了过来。这件事发生后没多久我就辞职了。


话说搞IT真的会让人头秃啊…

还是那个喜欢玩游戏的宅

嗯…现在还拥有这么朴素爱好的人实在是不多了。在大趋势是手游的情况下,自己还是坚持着“玩游戏就应该坐在电脑桌前/沙发上,拿起键盘鼠标/手柄”,的观点。

翻看了一下之前的博文,至少现在的点卡终于不是问题了。

平时在网上搜索有关端游的信息和讨论都不少,会让人产生一种“我们游戏玩家兄弟遍布四海!”的错觉。只有等死宅梦醒了回到现实世界后,才发现自己周围完全没有同好。全是一边在手游里猛氪,一边吐槽一个游戏卖400块太贵的怪人。

这些年里买的电子产品里,PS4和台式电脑是让自己幸福感Max的设备,和他们一起度过了无数的快乐的时光。

从 “苹果牛逼” 到 “🌶️🐔🍎👄🛀💊”

嗯…这就是我作为一个iOS开发者的心路历程。

凡事都要有个对比,之前的Xcode虽然功能简陋了点,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可以稳定工作。自从Swift上马之后,Xcode的质量真是一年不如一年。代码高亮、补全这些功能经常失效这里就不提了,连新建一个文件这种最基础的事都做不好(新建的文件内部代码补全、高亮失效),让人用了想骂娘。最新版本马上要出一个SwiftUI,🍎家的几千工程师还行不行?

尾巴

总的来说现在对自己的状态还算满意。终于不会执着于一些事了,生活简单一些正是我所希望的。

其实还有一些话题,值得拿出来说说,之后可以慢慢写。

目前还是先慢慢把旧博文搬运过来,300多篇还真是不小的工作量。